走進Vita Hair Design 的現在與未來-

40 30 20

那天的訪談像是一個跨世代的對談,從整桌的麥當勞開始,談到價值觀、人生觀、美感、夢想甚至家庭,我分到了不僅是一包薯條,還有不同世代對於世界的看法。

40-VITA & BENSON】髮型設計師

Vita:『你明明比其他人花了更多的時間跟心力練習,為什麼你要被議價,削價競爭的結果就是當比你便宜的設計師出現,客人也會因此而離開。』

也許身為空間中唯二的七年級生,VITA跟BENSON背負的不只這個團隊的營收,還有對於美髮產業的使命感吧?這是一個講求快時尚的時代,城市中的髮廊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,VITA和Benson只堅持把一家店做好,一做就是25年。

Bensen:『早期的美髮產業都是以技術為本,做出口碑,但這個世代會選擇先行銷,再消耗掉這些好不容易被吸引進來的客人。』

其實不只美髮,各個產業都漸漸地因為網路行銷的佔比,失去了原本的初衷,但要怎麼在新的浪潮中站穩腳步,又能順應著浪前進,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

『Never stop learning.』不管他們去了多少次不同的國家進修,最後得到的都是這句話,於是他們不斷學習新的時尚,但堅守著核心精神,這是屬於VITA HAIR的40,代表著踏實。

30-FIONN & MAX髮型設計師

把薯條遞給我的FIONN看起來不愛說話,但其實心思細膩,總是照顧其他夥伴,最意外的是她對保險知識的豐富,一度以為她還有副業是保險業務,訪談中才知道她家人生病,而她肩負著經濟上的壓力,對於醫療長照保險的知識,來自照顧家庭的早熟。

我問:『妳理想中的設計師是什麼樣子?』

FIONN:『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,因為每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養分跟嚮往,但如果要我回答,我可以說我知道我不想成為什麼樣的設計師,在這一路走來的學習過程,有太多的前輩足以當作借鏡,我很清楚那不是我想要的樣子。』

從訪談開始都沒有說話的MAX,終於在我問了他第一個問題的時候開口了,談話間充滿自己的邏輯跟條理,讓人忍不住會想跟他多聊幾句。

『你為什麼會進入美髮產業?』

MAX:『當時的我仔細想過,如果這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改變跑道,那我想要什麼?或是我不想要什麼,我以前是念資訊科的,經過大量的程式語言,我知道我不想要這樣的生活,於是我面試了三家髮廊,前兩家有讓我不願意加入的原因,我加入了第三間面試的美髮團隊,就是現在的VITA HAIR。』

30是個轉捩點,渴望得到上一代的認同,又不希望與新世代脫鉤,但找到自己想要跟不想要的,是這個年紀最重要的分水嶺,做出決定需要的是勇氣,改變的勇氣,承擔的勇氣,屬於30的勇氣。

20-YOKA & NICK髮型設計師

YOKA跟NICK的個性是截然不同的存在,但年輕的活力及無厘頭讓訪談中偶爾出現的嚴肅輕鬆不少,身為設計助理的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背景,過程中出現的『精緻窮』一詞讓我當下一頭霧水,第一次聽到的我還以為是什麼韓國藝人(笑),講話時手勢很多的YOKA如同饒舌歌手,而害羞的NICK總是靦腆的笑,但回答問題時極為認真。

『你唸產品設計的,怎麼會到美髮產業實習啊?』

YOKA:『因為我學設計學得很迷惘,我不知道我為什麼一直學這些,我也知道我畫畫沒有人家好,因為其他人比我還努力,但我沒有那麼努力,所以我想說選一個從零開始的工作,老實說我也沒想好自己想做什麼,感覺美髮產業比較容易交到女朋友吧?(好危險的發言)』

『那你為什麼加入美髮產業?』

NICK:『我高中本來是念體育的,但因為大學的時候韌帶受傷無法繼續,我阿嬤經營傳統理髮店,哥哥也是美髮設計師,從小耳濡目染也有點嚮往這個技術,家人也都支持,我就決定來學習。』

(真的是省話一哥)

看似衣食無缺的寬鬆世代,缺少的是來自生活的壓力或對未來的確定,但擁有的是青春的活力跟無限的可能,可以選擇也可以放棄,雖然享受活在當下的『精緻窮』,但還是在懵懵懂懂中摸索著前進的道路,路上的每個背影都是他們的學習對象,而無限的可能性是屬於20的權利。

而20、30、40的相加並不是單純的數學題,是VITA HAIR創造出的化學效應。